电视机何时传入中国的?
中国的第一台电视机不是从外国进口来的,而是我们自己生产的!
第一台电视机于1958年在天津的712厂(当时的天津无线电厂)制造成功,并接着量产了第一批电视机共10台,这些机器在当时只限于中央政府机关使用。电视机不是单独使用的电器,必须要有电视台与之配套,因此就在电视机制造的当年5月,中国第一个电视台——中央电视台诞生了!
中国第一台电视机制造出来以后,分别在天津和上海进行量产,分别是“北京牌”和“上海牌”。这两个品牌电视机的质量在当时超过了苏联和日本,但由于当时电视机普及范围有限,因此电视机技术发展也变得缓慢,直到改革开放后开始引进技术,国产电视机又开始有了新的飞跃。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电视机成了一个家庭富裕的象征,一般只有“万元户”家庭才买得起。在80年代初期,市场上开始出现进口电视的踪影,日本松下是第一个进入中国市场的品牌,当时一台松下黑白电视机要一千多元,那是普通家庭一年的收入了。
到了九十年代的时候,二手电视机开始在市场上出现,当时一台二手东芝黑白电视大概需要300元左右,我家的第一台电视就是爷爷从电器维修师傅那里淘来的。当时的300元也是一笔大开支,但以九十年代的工资水平来看,也就是普通工人一个多月的工资,比起80年代的一千多要便宜多了。
如今我们的电视机已经升级到几十寸,技术也相当成熟,从电视画面上可以清楚看到演员脸上的毛孔。不过回想起我们小时候看电视的场景,一大帮人围在屋里看着10多寸的黑白电视,屋外还有一个人在移动着竹竿天线,一边移动一边问:“好了吗?”屋里答应着:“没好,再移一下!”这种回忆对于70后、80后一定特别亲切和熟悉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