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颇族刀舞
景颇族民间的“刀舞”是在刀术的基础上,模仿各种生产劳作动作而形成的。“刀舞”分为单人刀舞和集体刀舞。单人刀舞动作比较丰富,跳舞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绪即兴发挥,不同的地区其刀舞的风格也不尽相同。单人刀舞是自娱自乐性的舞蹈,又可分为单刀舞和双刀舞,集体刀舞则属于宗教祭祀性舞蹈。
单刀舞主要有三套。第一套是成一字型的三个脚步,又称为“三步砍豹”。这种刀术进可攻,退可守,具有灵敏迅猛、力足手狠的特点。
第二套是五个脚步,也就是顶尖相连的两个等腰三角形。两脚站在后面两点,这是互相抢着进攻的脚步点,跨出一步抢站中间点,接着再朝前跳去抢占最后两点。进攻时,砍、戳结合,撞在一起砍、戳不成时,就手一扭,扭过刀把击对方要害处。
第三套是七个脚步,也就是顶尖朝顶尖、两顶尖中间还被一点隔开的两个等腰三角形。这是在进攻中能左右防守的单刀术步伐。
双刀舞则有九、十一、十二、十九等几个脚步,是由古老的景颇族武术“十字跳”、“八字挑花”等变化而成的。双刀舞的舞蹈风格与单刀舞类似,内容一般表现景颇族勇敢、勤劳、不畏艰难险阻的开拓进取精神。舞蹈特点是动作幅度大、刚劲有力,步伐灵活多变,节奏明快。因不受时间、场地的限制,表演时多采用蹲式、跳跃式及快速灵活移动脚步,挥刀有臂、砍、斩、扫、撩等,双手舞刀更是如轮转动,刀光密集,左右无缝,进退自如。表演者在双面鼓、象脚鼓、铓、锣、竹笛的伴奏下,踩着欢快的“文蚌桑荜”乐的旋律,执刀起舞。
景颇族民间的集体刀舞,大都是带有祭祀性的舞蹈。由祭司杀牲祭神,然后一群男子左手挽盾牌,右手持长刀,做出各种进攻和防守的舞蹈动作,其目的是祈求神灵的庇护,振奋士气、鼓舞斗志。凯旋归来也要跳“以弯弯”,以感谢神灵,庆祝胜利。
景颇族刀舞的舞者为男性,作击、刺、劈、砍,配以腿部的跃、蹲、蹬、扫动作,以锣鼓作伴奏而舞。舞蹈时可即兴发挥,能酣畅淋漓地宣泄个人情感。双手动作以手腕、手臂翻转舞出刀花为主,双脚多蹲跳步、跑跳步、左、右弓步,步态轻盈,节奏跳跃欢快。动作以砍、劈、利等为主,刚猛有力,舒展大方,搏击强。舞蹈动作虽不复杂。但刚健有力,其腕、肘、肩、髋关节部位的运动量极大。其步法、刀花因人而异,有的艺人融拳嘎、摆拳嘎为一体,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景颇族刀舞内涵主要有3种:一是反映生产过程的刀舞。人们先在广场中心交叉放上两把木制长刀,表演者随着音乐声翩翩起舞,双眼注视着地上的长刀,用多变的舞姿尽情地抒发景颇人民对长刀的深厚感情。在舞蹈中双手逐渐伸向长刀,接着迅捷地抓起长刀轻盈起舞,他以展、收、快、慢的刀舞语汇,生动地展现了景颇砍、种、收的生产活动,表达了劳动的艰守和收获的喜悦。二是反映战争格斗的刀舞,主要形式是单刀舞,也有双刀舞。表演者挥着刀龙腾虎跃,以刚健而有节奏的舞姿再现战时进攻、防守、白刃厮杀的激烈的战争场面,表现了景颇男子勇猛剽悍,不畏强暴的英武形象。三是反映节日欢庆的刀舞。这类舞蹈可由单人表演,也可由多人表演。小距硭敲起,发出“哆、哆”的响声,象征着磨刀时发出的水响声,于是表演者便跳起了磨刀舞,当刀子已被“磨”得锋利无比时,舞场开始沸腾起来,大家欢快地挥舞着长刀起舞,节日的狂欢达到了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