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用五分钟,读懂百年“笺谱”之美
>>>>
形成“笺谱”之风
直到清初,仍承袭明代遗风,笺纸之作仍然十分盛行。乾隆年间怡王府的角花笺亦甚有名,在纸幅下角刻印精致细巧的彩图,令人不忍释手。道咸中叶以后,流行小笺纸、小信封,不出巴掌大小,亦盛极一时。清末南京纸店林立,笺纸之制作非常普及化。
▲《文美斋百花诗笺谱》
在实物上,笺纸之制造者,不但致力于各色彩笺的创新研究,并且将其售卖之各色笺纸汇集成册,称为“笺谱”。除做推广宣传之外,因笺谱制作精美,原为日常用物已提升到艺术层次,且利于珍藏流传。
>>>>“笺谱”之制始于明代,亦盛于明代。数百年来,这一项艺术史上的珍品,流传至今。
▲《萝轩变古笺谱》
▲《十竹斋笺谱》
天启六年(1626)《萝轩变古笺谱》及弘光元年(1645)《十竹斋笺谱》,是艺术史上至今仍然可见的两颗明珠,依旧闪耀着五彩光辉,眩人耳目。另外有1650年的《殷氏笺谱》,但此谱目前只留其名而已。
▲《北平荣宝斋诗笺谱》
北平荣宝斋诗笺谱,此书老装旧函,书签亦存,用上等白纸印制,开本宏阔,品相上佳。全书共收集二百幅诗笺谱,将套色、饾版、拱花这三项木板水印的特殊工艺全部融于一炉,代表了民国时期本版水印的最高水平。
>>>>
消失的“笺谱”,现今人要在何处寻觅?
1929年5月,许广平身怀有孕,鲁迅只身前往北平探望生病的老母。夜深人静,他在西三条寓所的“老虎尾巴”遥想爱人,给许广平写了一封信,并精心选用了两张画笺。
因为许广平爱吃枇杷,鲁迅挑的一张笺上印着三个通红的枇杷;另一张则以并蒂莲为背景。
读信的许广平心领神会:“那两个莲蓬,并题着的几句,都很好,我也读熟了。你是十分精细的,那两张纸必不是随手捡起就用的。”
穿越历史的风尘,我们依然能感受到两张笺纸的温度与情意。
鲁迅先生对于笺纸的钟爱大约是离我们最近的关于笺纸的传说了。但如他所言,“此事恐不久也将消沉了”,几十年之后,笺纸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到哪里去寻觅笺纸的踪迹?
>>>>
如今这些消失以久的“笺纸”复活在这部2017版的《笺谱日历》里。
2017它将以全新的“日历”方式面世。
2017版的《笺谱日历》从《萝轩变古笺谱》《十竹斋笺谱》《百花诗笺谱》《北平笺谱》等权威笺谱的1300多种笺纸中精选377种,并配以简要文字,力图以日历这一最日常的形式,呈现精美的笺纸艺术,展示精深的笺纸文化,奉献给大家一份最纯正最中国的新年礼物。
▲2017版《笺谱日历》
>>>>
一本日历就是一部微型画册,全面展示笺纸艺术的博大精雅
2017版《笺谱日历》每一页日历,呈现一幅精美的画笺。每一个日子,都拥有独一无二的美丽。
用木版水印复制北平笺谱三种谱版。
谱版出来的风格复古而有格调。
在这里,一个个熟悉的名字,陈师曾、姚茫父、齐白石、溥心畬、陈半丁……经由这部日历,你能抵达画笺的森林。
张兆祥的花卉笺设色妍雅、秀丽生动,
齐白石的人物笺笔简意足、稚拙纯朴,
陈福丁儿童画笺信手涂抹、独见天真,
胡正言的水墨写意含蓄雅致、意蕴深意。
山川风物,人物故实,或五彩斑斓,或古雅静穆,每一张笺,都能勾起你对中国传统文人悠闲雅致生存状态的无限遐想。
内文精品纸张,呈现笺纸静雅气质。
▽ 2017版《笺谱日历》▽
▼ 点击阅读原文,即刻拥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