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决定格局,8大模块、40个经典的思维模型(提升中层管理模型)
企业管理是一个系统过程,管理技巧有很多,作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领导者应熟练掌握的思维模型,“思维模型是指导管理者做决策的工具箱。工具箱越多,就越能做出最正确的决策。”不管你是领导团队,还是制定市场战略,思维模型都能够在其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立于思维模型之上,就是自己头脑里的一个决策工具箱,工具箱越多越好,越快越好”
从100个思维模型里,整理出40个工作中最常会用到的思维模型,主要分为八大模块(学习,思考,创造,设计,共情,故事,领导,整合),能帮您由浅到深地研究各种取向的思维模型。
1.学习力模块
01 费曼技巧
1、模型介绍
费曼技巧号称“史上最强学习法”,其核心是通过教别人的方式让自己学会,这也是“学习金字塔”中最高效的一种方式。
2、应用方法
(1)Concept:选择要学习的概念
(2)Teach:尝试把概念交给别人
(3)Review:发现问题回去继续学习
(4)Simplify:简化语言表达
3、应用场景
当我们想要彻底掌握某种新知识的时候,推荐采用费曼技巧进行学习,通过尝试把自己所理解的概念教给别人,从而发现、修补自己对知识的漏洞,再用简化的语言进行表达,最后彻底理解。
02 RIA阅读法
1、模型介绍
RIA阅读法出自赵周的《这样读书就够了》,其核心是把书中的知识进行拆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应用方法
(1)Reading:阅读图书片段
(2)Interpretation: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
(3)A1-Appropriation: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4)A2-Appropriation:以后怎么运用
3、应用场景
当我们想要高效阅读,并能在阅读后将知识学以致用时,推荐采用RIA阅读法,先阅读图书中的片段,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联系自己的相关经验,强化记忆,最后思考以后如何在工作、学习生活中运用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03 二八定律
1、模型介绍
二八定律也叫巴莱多定律,它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发现的,他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因此也称二八定律。
二八定律也可以用在学习领域,掌握20%的核心内容,能够解决80%的问题。
2、应用方法
(1)找到最重要的关键少数
(2)重点研究学习吃透
3、应用场景
当我们想要快速掌握技能时,可把精力放在最关键的20%的核心内容上。
04 学习金字塔
1、模型介绍
学习金字塔是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成果,它用数字形式形象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形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得内容的多少(学习保持率)。
2、学习成效
(1)被动式学习,两周后记住的内容比例
讲述——5%
阅读——10%
语音图形——20%
演示——30%
(2)主动式学习,两周后记住的内容比例
群组讨论——50%
实践练习——75%
立即使用——90%
教授他人——100%
3、应用场景
当我们想要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可以通过该模型直观了解到,教授他人的方式是最高效的学习方法。
05 刻意练习
1、模型介绍
刻意练习是一种提升技能和能力的有效训练方式,由安德斯艾力克森在《刻意练习》一书中提出,它的特点是只在“学习区”练习,大量重复训练,精神高度集中,持续获得有效的反馈。
2、应用方法
(1)拆分练习
(2)专注投入
(3)及时反馈
(4)思考改正
3、应用场景
当我们想要针对性提高某种技能或者能力时,可以采用刻意练习的方法,进行有效训练。
06 SWOT分析
1、模型介绍
SWOT分析法来自麦肯锡咨询公司,它常用作战略分析工具,是我们在盘点事务、产品、事件优劣势时常用的思维模型。
2、分析方法
(1)优势
(2)劣势
(3)机会
(4)威胁
3、应用场景
当我们需要盘点自身技能,优劣势及周围环境的时候可以使用,比如求职,产品分析等等。
2.思考力模块
01 黄金圈法则
1、模型简介
黄金圈法则是把思考和认识问题画成三个圈:
最外层,Why:为什么做一件事,目标和信念
中间层,How:怎么做,是实现目标的途径
最里层,What:事情的表象,具体实施的动作
2、应用方法
大众模式:由内而外,从清晰到模糊
非凡模式:由外到内,从模糊到清晰
3、应用场景
当思考问题的时候,可以采用黄金圈法则,由外到内探索事物的本职,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02 5W1H分析
1、模型简介
5W1H分析法是一种实用的思考方法,它指对选定的对象从原因(Why),对象(What),地点(Where),时间(When),人员(Who),方法(How)六个方面出问题进行思考,同时它也是很好的头脑风暴方式,适用于任何问题。
2、应用方法
(1)Why
(2)What
(3)Where
(4)When
(5)Who
(6)How
3、应用场景
当面对一个复杂问题时,可以从5W1H六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
03 思维导图
1、模型简介
思维导图是一种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 ,它简单却又很有效同时又很高效,是一种实用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
2、应用方法
用一个中央关键词或想法以辐射线连接所有的代表字词,想法,任务或者其他关联项目的图解方式,把画在中央的主题逐渐细分的,帮助大家从不同角度透彻分析一个主题。
3、应用场景
当我们需要全面思考一件事时,可以用思维导图画出与之相关的要素,逐条分析。
04 10/10/10法则
1、模型简介
10/10/10法则来自股神巴菲特,它可以帮助我们用长远的眼光做出明智的选择。
2、应用方法
使用该法则只需要记住三个问题。
(1)10分钟后,我会怎么看这个决定?
(2)10个月后,我会怎么看这个决定?
(3)10年后,我会怎么看这个决定?
3、应用场景
当我们需要考虑决策带来的长期影响时,可问自己以上三个问题,一种变化方式是,如果这个决定将来不会后悔,那就勇敢去做。
3.创造力模块
01 六顶思考帽
1、模型简介
爱德华 德 博诺博开发的一种思维训练模式,也是一个全面思考问题的模型,它提供了平行思维的工具,避免将时间浪费在互相争执上,强调的是能够成为什么,而不是本身是什么,是寻求一条向前发展的路,而不是争论谁对谁错。
2、应用方法
白帽子:陈述问题事实
绿帽子:提出各种假设
黄帽子:评估建议优点
黑帽子:列举建议缺点
红帽子:进行直觉判断
蓝帽子:总结并最终决策
3、应用场景
进行团队会议时,可以依次使用不同颜色的思考帽子(采用某一种思维进行思考),让会议更清晰。
02 头脑风暴
1、模型简介
头脑风暴是由美国BBDO广告公司的奥斯本首创,该方法主要是由价值工程小组人员在正常融洽和不受任何限制的气氛中以会议形式进行讨论、座谈,打破常规,积极思考,畅所欲言,充分发表看法。
2、应用方法
会议气氛友好
大家畅所欲言
开座谈会或者讨论
3、应用场景
当我们遇到的某个问题需要更多创意和解决方案时候,可以住在成员来一场酣畅淋漓的头脑风暴。
03 逆向思维
1、模型简介
逆向思维也称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者观点反过来司空的一种思维方式。
2、应用方法
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进行探索,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象
3、应用场景
当我们发现正向思考问题难以继续时候,可以不走寻常路,采用逆向思维。
04 类似思维
1、模型简介
类比思维是根据两个具有相同或者类似特征事物间的对比,从某一个事物的某些已知特征,去推测另一个事物的相应特征存在的思维活动。
2、应用方法
在两个特殊事物之间进行分析比较,它不需要建立在对大量特殊事物分析研究,并发现它们的一般规律基础之上。
3、应用场景
当我们在思考新想法时,可以尝试用其他不相关领域的知识做类比,找到新灵感。
05 SCAMPER创新思维
1、模型简介
SCAMPER思维是一种创新思维方法,常用在改进现有产品、服务或商业模式中,由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艾伯尔创立。
2、应用方法
包含七个切入点:
substitute:替代
combine:合并
adapt:改造
modify:调整
put in other uses:改变用途
eliminate:去除
reverse:反向
通过这7点,有助于检验是否有更好的改进现状的新想法。
3、应用场景
当我们需要改进现有产品,服务霍总商业摸索的时候,可以采用SCAMPER思考。
4.设计力模块
01 设计思维
1、模型简介
设计思维是一套以人为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论,从人的需求出发,多角度寻求创新解决方案,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2、应用方法
(1)Empathy:同理心思考
(2)Define:需求定义
(3)Ideate:创意构思
(4)Prototype:原型实现
(5)Test:实际测试
3、应用场景
当你需要解决一个特定群体的问题时,可以使用设计思维,寻找创新的解决方案
02 最小可行性产品(MVP)
1、模型简介
最小可行产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简称MVP)的概念是由Eric Ries在《精益创业实战》中提出,利用MVP模型我们可以低成本试错,不断迭代单品。
2、应用方法
指的是用最快,最简明的方式建立一个可用的产品原型,推向市场,测试用户是否喜欢这个产品,进而迭代完善细节。
3、应用场景
当我们面对多重选择,可以建立一个MVP,降低成本试错,做出正确决策。
03 峰终定律
1、模型简介
峰终定律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 卡尔曼提出的,他经过深入研究发现人民对于一段经历的感受取决于两个时刻:峰值(最好或最坏的时刻)和结尾。峰终定律广泛应用在设计中。
2、应用方法
尽可能把最好的体验及最终的结尾体验最好。
3、应用场景
当我们需要设计或优化用户体验的时候,可以参考峰终定律,找到可以重点优化的地方。
04 AARRR漏斗模型
1、模型简介
AAARRR漏斗模型是由美国著名风险投资机构的创始人戴夫 麦克卢尔提出,由acquisition(拉新)、activation(促活)、retention(留存)、revenue(创收)、refer(推荐)五个阶段组成,展示了用户全生命周期。
2、应用方法
五个漏斗由上之下依次为:
acquisition(拉新):用户如何找到你
activation(促活):是否有好的初次体验
retention(留存):用户会回来吗?
revenue(创收):你如何赚钱?
refer(推荐):用户会推荐给别人吗?
3、应用场景
当我们思考产品对应的用户全生命周期时,可参考此模型。
05 上瘾(HOOK)模型
1、模型简介
上瘾模型,即HOOK模型,由尼尔 艾亚尔、瑞安 胡佛在《上瘾》一书中提出,它本质是设计一套让用户连续循环的行为模型,即“触发-->行动--->多变的酬赏--->投入”,让用户在不知不觉中对产品上瘾,从而成为忠实的用户。
2、应用方法
(1)触发
外部触发:付出型/人际型/回馈型/自住型
内部触发:情绪
(2)行动
动机:追求快乐/希望/认同
能力:时间/金钱/体力/脑力/社会偏差/非常规性
(3)多变的酬赏
社交酬赏:被认同/人际奖励
猎物酬赏:追求资源/信息/金钱
自我酬赏:操控感/成就感/信任感
(4)投入
内容、数据资料、信誉、技能、关注者
3、应用场景
当我们想要设计一款令人欲罢不能的产品时,建议采用上瘾模型,研究用户心理。
5.共情力模块
01 五大圈层模型
1、模型简介
所谓 五大圈层模型,其实就是教你 用产品经理的视角来看人。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产品,大家都会用自己的情绪去感受和了解。
而产品经理的思维则是 有一个完整的框架体系来看一个产品。
2、应用方法
从外到内的五大圈层依次为:
(1)第一层,感知层
外表感知层决定了第一印象的好坏,也最容易出现偏见意识。一个产品,你拿到它,它设计得美不美,质感怎么样。一个人,你看到他的第一眼,这个人的身材、相貌,说话什么口音,穿衣服怎么搭配,行为举止喜欢还是讨厌等等。
(2)第二层,角色层
角色是很重要的一个词,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角色里,并且被角色驯化。当我们看到这个人的时候,要知道有一部分是天生的,有一部分其实是角色化的产物。“不要被外表蒙蔽”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基于表面的感知,基于角色化的接触,都是非常浅层的关系。
(3)第三层,资源层
这一层包括了一个人的财富资源、人脉资源、精神资源,每个人其实都是不一样的。大家的精神资源不一样,出身背景、家庭的人脉资源不一样等等。
我们的资源结构会推动每个人,去往不同的地方。
(4)第三层,能力层
怎么能看清一个人的能力?就是看他能解决多难的问题。在日常的工作中,在面对各种有挑战的工作任务时,如果能够迅速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这说明他的工作效率很高,也就意味着他能够在单位时间内创造出的价值更高,那么未来的他,收入也会更高。
(5)第五层,存在层
存在感之于人就好像生存之于动物一样,是触发情绪和推动行为的开关。狮子为什么要去咬长颈鹿,其实狮子也很吃力、很勉强,但是必须厮杀下去。因为饿,因为生存条件不满足,生存的需求在驱动它。
所以对存在感的寻求,以及不安全感,也在驱动人类思前想后、废寝忘食、找人找事找钱,去满足自己,去确认自己的存在感。
3、应用场景
当我们要深层次地了解一个人,可对应这五个层次,层层深入,更好的了解他。
02 高效倾听模型
1、模型简介
高效倾听可以定义为:在对话中,把感观、感情和智力的输入综合起来,寻求其含义和理解的智力和感情过程。
换成通俗的讲法,“听着”的不仅是耳朵,还应有眼睛、脑和心。
2、应用方法
SOFTEN 法则 是一条浓缩的精华,它能够指引着我们如何与人沟通,如何更容易被人接受。
S "Smile" 微笑
微笑,和人对话要保持微笑。微笑让你觉得舒心、友好,表明你乐意进行交谈。而且微笑是会传染的。当你微笑着面对别人,别人也会微笑看着你。当你微笑着对别人友好地打招呼,你吃闭门羹的可能性会大幅降低。
O"Open Posture” 开放姿态
随时处于聆听的姿态能够给对方极好的暗示,暗示他人你已经准备好了听他讲话,并且关注他的每一个观点和看法。
聆听的姿态往往表现为面对讲话人站直或者端坐,站直身体时全身要稳,站立时不要显得懒散,也不要交叉双臂抱在身前。尽量放在自己的双手双脚,保持一种张开的放松姿态,这样的姿态,不仅能让对方感觉到轻松,连你自己也会不自觉地开始放松起来。
F"Forward Lean" 身体前倾
前倾的身体。当他人和你交谈时,身体轻微前倾代表你正在听对方讲话,并对其很感兴趣。相反,用手托着下巴、把手放在脑后等姿势,会给人一种怀疑的感觉,很不友好。
T“Tone" 传递 / "Touch" 接触
传递时声音、音调给对方造成的影响其实高于内容本身。声音的高低、语速、音量、声调都会对谈话的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接触。这里的接触不是特意的触摸,而是形如“热情的握手”之类的身体接触。强有力的握手表示你对对方持有一种热情和友好的态度。
E"Eye Communication" 目光交流
眼神交流。通过眼睛表达的非语言信息可能是最强烈的。柔和的、间歇的眼神交流(不要盯着对方),无论是与对方素未谋面还是正在交谈,这都是非常友好的举动,会让人感觉很舒服。
N"Nod" 点头
点头表明你在听,并能理解对方所说的内容。点头像是一种赞同的信号,鼓励他人接着说。偶尔向对方点头,不单单表示你的赞同,同时说明你正认真地听他的讲话。只有双方都进入沟通角色,沟通才能正常进行,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3、应用场景
当别人向我们诉说时,注意使用SOFEN技巧,让别人感受到你在认真倾听。
03 情绪ABC模型
1、模型简介
情绪ABC模型是由美国心理字家埃利斯创建的,它研究得出一个结论:事物本身并不影响人,人们只受对事物看法的影响。
2、应用方法
A:Antecedent,指事情的前因
C:Consequence,指事情的后果,从前因到后果之间,一定会透过一座桥梁B(Bridge),它就是我们的信念和情境的评价,同意情境之下(A),不同的人的理念以及与解释不同(B1和B2),所以会得到不同的结果(C1和C2)。
3、应用场景
当我们被事情影响,产生负面情绪,用此模型察觉下,是否是信念出现问题?
04 乔哈里视窗
1、模型简介
乔哈里视窗(Johari Window)是一种关于沟通的技巧和理论,由乔瑟夫和哈里提出。
视窗理论讲人际沟通的信息比作一个窗子,它被分为四个区域,人的有效沟通就是这四个区域的有机融合。
2、应用方法
开放区:你知我知
隐秘区:你不知,我知
盲目区:你知,我不知
未知区:你不知,我不知
真正有效的沟通,只能在公开区进行,但往往沟通会陷入隐藏区,导致沟通效果差。
3、应用场景
当你无法进行有效沟通时,就可以参考乔哈里视窗模型,查看自己是否把信息放入隐藏区导致沟通不顺,如果是,应及时调整回到公开区。
05 冰山模型
1、模型简介
冰山模型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提出,它是指将人员个体素质的不同表现划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的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
2、应用方法
冰山以上:
(1)技能:能完成某项工作或者任务具备的能力
(2)知识:对某特定领域的了解
冰山以下:
(1)角色定位:对职业的预期,即想做些什么事
(2)价值观:对事物是非,重要性,必要性等的价值取向
(3)自我认知:对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4)品质:一致、持续而稳定的行为特性
(5)动机:内在的自热而持续的想法和偏好,驱动,引导和决定个人行动
3、应用场景
当我们想要更好的认识自己或者他人时,就可套用冰山模型,去全方位了解一个人,招聘工作中也常用。
6.故事力模块
01 故事五要素
1、模型简介
一个好故事需要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和两个附加要素,其中情感能建立跟观众的连接,展示能让他们身临其境。
2、应用方法
好的故事 = 基本要素 + 附加要素
基本要素 = 冲突(渴望 + 障碍) + 行动 + 结局
附加要素 = 情感 + 展示
3、应用场景
不管是在公开演讲还是汇报工作时,都需要讲好故事。当你想把一个故事讲清楚、讲出彩时, 可参考五要素进行故事构思。
02 SCQA模型
1、模型简介
SCQA模型是一个结构化表达工具,是麦肯锡顾问芭芭拉 明拓在《金字塔原理》中提出来的一种思维模型。
2、应用方法
S(Situation)情景——由大家都熟悉的情景,事实引入
C(Complication)冲突——实际情况往往和我们的要求有冲突
Q(Question)疑问——怎么办?
A(Answer)回答——我们的解决方案是?
3、应用场景
当我们被要求临时发言,需要快速组织语言内容,或者是在写工作报告时,SCQA模型就非常适合帮助你快速结构化组织语言。通过S(事情发生的场景)+C(遇到的冲突)+Q(碰到的疑问)+A(我们的解决方案是什么),来倾听者快速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03 STAR模型
1、模型简介
STAR模型是最简单的故事方法,主要包括情境,任务,行动,结果。
2、应用方法
S(Situation)情景——事情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T(Complication)任务——你具体有什么任务
A(Action)行动——针对这种情况,你采用了什么行动方式
R(Result)结果——结果怎样,你学习到了什么
3、应用场景
在撰写简历和模拟面试场景下,需要讲好故事时,就可用STAR模型构思组织语言,保证整个回答和写作是完整的,能让人看清楚、看明白、看完后有所收获。
04 STORY模型
1、模型简介
STORY模型是一个故事评价标准,在此标准中,好故事必须满足五点要求。
2、应用方法
S(Structure)结构清晰
T(time)在约束时间内完成
O(Opinion)有观点启发
R(Reality)情节真实
Y(Yearning)有情怀能共鸣
3、应用场景
当我们需要系统评价一个故事时,就可套用STORY模型,帮助自己理清这个故事是否满足好故事的5点要求。
05 英雄之旅模型
1、模型简介
英雄之旅模型由神话学大师坎贝尔提出,包含:一次旅程、两个世界、三幕剧、十二个组成部分,在几乎所有的好莱坞大片中,都能看到这个模型的片段。
2、应用方法
从平凡世界开始:
(1)英雄生活在平凡世界中
(2)收到命运的召唤,但是被他拒绝了
(3)遇到人生导师指引
开始进入非凡世界:
(1)他决定面对挑战
(2)接受各种试炼
(3)探索到最深处
(4)遭遇最大挑战,生死一线
(5)取得胜利
(6)带着宝藏返回
重新回到平凡世界
(1)开始新的生活
(2)人生疑惑得到解答
(3)平凡中升华
3、应用场景
当我们想构思一个情节跌宕起伏的长故事时,即可参考英雄之旅模型。
7.领导力模块
01 领导力梯队
1、模型简介
领导力梯队来自《领导梯队》一书,概况了在大公司,从员工成长为首席执行官,需要经历的六个领导力发展阶段。
2、应用方法
阶段一:管理自己
阶段二:管理他人
阶段三:管理经理人员
阶段四:管理部门
阶段五:管理业务单元/事业部
阶段六:管理高管
阶段六:首席执行官
3、应用场景
在职业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对应自己的现状和下一步目标,找到差距,着重提高。
02 情景领导力模型
1、模型简介
情景领导力模型,最早是由行为学家保罗·赫塞博士提出。员工的成长过程是会根据“能力”和“信心”高低分为4个阶段,分别为指导式、教练式、支持式和授权式。
2、应用方法
领导者主导:
D1:没能力、没意愿、或不安——引导指示
D2:没能力、有意愿、或自信——解释劝服
被领导者主导:
D3:有能力、没意愿、或不安——鼓励解决问题
D4:有能力、有意愿、并自信——观察监控
3、应用场景
当我们在面对不同阶段的下属时,可根据此模型,去采用不同的领导方式,以此提高团队工作能力和自己的领导力。
03 GROW教练模型
1、模型简介
GROW模型是约翰 惠特默在《高绩效教练》一书中提出的教练方法,可以帮助员工成长
2、应用方法
G(Goal setting):确认员工业绩目标,也包含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单一事件性目标。
R(Reality Check):搞清楚目前的现状及客观事实是什么,寻找动因
O(Options):寻找解决方案
W(Way Forward):制定行动计划和评审时间
3、应用场景
当被别人求助,或要带领下属时,可采用此模型。目标设定(G)→现状分析(R)→发展路径(O)→行动计划(W),帮助自己理清现状,方便后续任务的执行。
04 管理4C模型
1、模型简介
管理的4C模型是国外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提升团队执行力的有效方法,它主要由4个行动组成。
2、应用方法
(1)Clarity:布置任务要清晰,确保员工100%理解工作。
(2)Commitment:承诺工作要真心,发自内心的承诺。
(3)competence:胜任工作要到位,不仅是能力,还有态度。
(4)Control:控制工作要全面,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
3、应用场景
作为团队的领导,要提升团队执行力时,可以采取4C模型。
05 TOPIC模型
1、模型简介
Topic模型是一种专门诊治团队管理难的非常有效方法, 它主要由五部分组成。
2、应用方法
(1)Trust:建立信任
信任是一个团队的基础。如果管理者能够在团队内部建立起坚实的信任基础,那么管理者的管理成本就会大大降低。相应地,如果团队没有很好的信任基础,管理者的管理成本就会大大增加。在建立团队信任的过程中,管理者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管理者要想与团队建立信任,要把握三个方面:
行言一致
注意是“行言一致”,这里把“行”放在了“言”的前面。管理者是否能够行言一致,是团队成员所看重的。如果管理者自己都不能行言一致,那么团队成员就不会相信管理者所言所说。而且在大部分情况下,团队成员更关注管理者的行为。
公开透明
管理者在管理团队的过程中,应该采用公开透明的方式,整个团队都应该采用公开透明的方式进行互动,这样才能在团队中建立信任。信息和沟通的不透明、不公开,很多时候只会引来大家的猜忌,而不是信任。
共赢思维
管理者能否为团队考虑,把整个团队的共赢作为重要目标,决定了团队成员是否愿意为整个团队付出努力。
试想一下,有谁愿意为一个只顾着自己利益的管理者工作?又有谁会信任这样的管理者?
(2)Objective:目标导向
一个团队没有了目标,就像一群无头苍蝇很难体现在组织中的价值。所以,管理者一定要在带领团队的过程中坚持以目标为导向。
目标符合SMART原则。
管理者按照SMART原则来为团队制定目标,容易让团队成员对于目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样方便后期的执行。
挖掘目标背后的意义,这一点往往是很多管理者所忽略的。
量化的目标有诸多的好处,但是团队成员如果只是为一堆数字而工作,大家的动力很可能不足。因为人往往不会因冷冰冰的数字而产生动力,但是如果意识到了数字背后代表的意义,往往能产生为了意义而努力的动力。
目标取得团队共识。
只有整个团队都对目标形成了共识,整个团队才能在后期执行的过程中更加主动。能不能形成共识,在很大程度上,跟目标有没有意义有很大关系。
(3)Process:管理流程
管理流程能够保证管理者做出恰当的决策,同时保证整个团队能够按照高效的方式运转起来。如果整个流程能够不断地优化,那么团队可以通过流程实现整体的提升,可以通过PDCA来把握流程的关键节点。
在利用PDCA进行流程管理的过程中,可以结合迈克尔·哈默的流程再造理念来不断优化流程,即:增加流程中的增值环节,减少流程中的非增值环节。而且进行流程优化不是管理者一个人的事情,而是整个团队的事情。
因为团队成员身处流程中,往往最清楚流程的问题所在,通过发动团队的力量,才能真正优化流程,做好流程管理。
(4)Commitment:共同承诺
团队的共同承诺对于目标的达成,流程的优化都至关重要。但是,让团队愿意承诺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作为管理者,需要抓好四个环节,让整个团队愿意承诺:
营造“勇于承担”的团队文化。
团队文化会影响每一个团队成员的行为方式。作为管理者,如果平时注意营造“勇于承担”的团队文化,让大家接受这种团队文化,那么管理者在给员工安排工作时,团队文化就会起作用,团队成员接受工作安排的接受度就会更高。
注重前期的铺垫与沟通。
对于重要的工作任务,管理者如果搞“突然袭击”,这样很可能让员工一时很难接受,从而产生抵触情绪,导致大家都不愿意接受。
所以,对于重要工作,管理者需要提前在团队中铺垫,让大家有一定的心理准备,这样在安排工作任务时,大家的接受度就会更高。
充分沟通任务的意义和资源。
当与团队讨论重要工作任务的安排时,管理者要跟团队成员充分沟通任务的意义和资源,而且要注意这两点先后的沟通顺序:先沟通任务的意义,再沟通完成任务的资源。
原因: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价值:做了有什么收益?
风险:不做有什么风险?
及时跟踪任务进度和做好激励。
对于重要的工作任务,管理者要给予关注,一方面让团队成员内心会比较踏实,另一方面防止项目遇到困难无法及时地解决而延误。管理者跟进项目时,可以通过定期开例会或关注项目里程碑节点的方式。
当项目完成时,管理者也要对完成任务的团队或成员及时给予激励,带领团队庆祝成功。一方面可以让员工感到自己的意义,另一方面这也是营造“勇于承担”的团队文化的重要方法。
促使员工愿意接受工作任务,管理者需对以上四个方面全面关注和运用。
(5)Communication:高效沟通
沟通就如同团队的血液,贯穿到前面的四个要素当中,极其重要。
团队能否高效沟通,关键看以下三个方面:
有话愿说:
团队成员是否有话愿说,体现了成员是否觉得团队氛围安全,而且这也奠定了管理者了解一线情况的关键前提。如果团队成员都不愿意说,那么管理者就无法收集到有效的信息进行决策。当决策方向出现错误时,后期执行的效果都是枉然。
有话直说:
有话直说,是指团队的沟通效率很高,很多事情不用兜圈子,很快能谈到问题的核心点。这一点与团队的信任度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信任度高,往往比较容易有话直说。有话直说,能够提高团队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速度,因为大家可以省去在问题的外围兜圈子的无效时间,直接进入核心问题展开沟通、解决问题。
有话好好说:
是指团队成员有好的沟通技巧,既能把问题说清楚,又不伤害彼此的关系。有话好好说是需要训练的,并不是所有人一开始都能做到,所以管理者要给团队提供一定的沟通技巧培训来帮助团队成员掌握这一技能。
3、应用场景
当我们面对团队管理难题时,可以用TOPIC模型排查, 是哪个环节要素出了问题。
8.整合力模块
01 杠杆思维模型
1、模型简介
杠杆思维是用极小的成本撬极大的资源,从而做到收益最大化。这种思维在金融领域很常见,最典型的例子是用30%的首付撬动100%的房产。
2、应用方法
用少量的资金撬动大资金。迁移到其他领域,你可以做好一件事情,再以此去扩大影响,撬动更多的事情发生。
3、应用场景
当我们手头资源有限,思考应该投入在何处可撬动更多资源时,可参考杠杆思维模型。
02 POA行动模型
1、模型简介
POA行动力模型是由张宁原创的,公式里的P指伙伴,O指目标,A指方法手段,POA指行动力。
2、应用方法
Power of Action:目标
Partner:伙伴
Objective:目标
Acceleration:方法
目标 = 伙伴*方法/目标
根据这个公式,方法越有效,行动力就越强,伙伴越多,行动力就越快速,目标越小越聚焦,行动力就越强
3、应用场景
当想要提升团队行动力,但是不知道从何下手时,可参考POA行动。
03 系统思维模型
1、模型简介
系统思维是指在考虑解决某一问题时,不是把它当成一个孤立、分割的问题来处理,而是当做一个有关联的系统来处理。
2、应用方法
对事情全面思考,不只是就事论事,是把想要达到的结果、实现该结果的过程,过程优化以及对未来的影响等一系列的问题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进行研究。
3、应用场景
当遇到问题考虑解决时,可采用此种思维,全面思考问题。
04 整合思维模型
1、模型简介
整合思维是由加拿大罗杰 马丁教授提出,他认为,领导者制胜的关键在于头脑中同时处理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并从中得出汇集两方优势的解决方案。
2、应用方法
整合思维倡导富有建设性的处理彼此对立的意见,以创新的形式来消除对抗,新的意见包含着对立意见的某些因素,且优于对立意见的任何一方。
3、应用场景
当我们面对两种对立观点时,可以使用整合思维,各取所长,找到解决方案。
05 多元思维模型
1、模型简介
多元思维模型是一个收集和处理信息,并依照信息行动的框架,他来自于查理芒格。
2、应用方法
完美整合了多个学科的分析方法和公式,包含历史、心理学、生物学、工程学、物理学、化学等等,包括各种模型:
结构思维、故事思维、批判性思维、历史观、心理学、哲学死亡、设计思维、产品思维、经济学、商业思维、量子物理学等等。
3、应用场景
当我们在认识、思考、分析、决策时,可以借鉴多元思维模型都可以带来多种科学视角。
经典学习力总结
1 学习金字塔主动式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
2 费曼技巧(费曼学习法)想学会一个知识,不如尝试把它教给别人~
3 刻意练习专注、重复、持续反馈。
4 RIA阅读法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并结合自己的相关经验,思考今后如何运用。
5 二八定律要用80%的时间做好那20%最重要的事!
思考力6 黄金圈法则杰出的人总是先想为什么(价值和意义),再想怎么做、是什么。
7 5W1H分析法养成向自己提问的习惯!
8 思维导图把分散的要素串起来~
9 SWOT分析从内部、外部分析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10 10/10/10法则遇事不决,想想10分钟、10个月后、10年后自己会因为这个选择而后悔吗?
创造力11 六顶思考帽带入不同的角色,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以防作出片面的决策。
12 头脑风暴打破常规,畅所欲言!
13 逆向思维当一个问题按照常规思路难以得到解答时,试试从反方向思考~
14 类比思维没有灵感时,试试从其他不相关的领域寻找新灵感!
15 SCAMPER创新思维7个改进创新的切入点:替代、合并、改造、调整、改变用途、去除、反向。
设计力16 设计思维设计应当以人为本,从人的需求出发。
17 最小可行性产品(MVP)Done is better than perfect.
18 峰终定律人们总是对一段体验的峰值和结尾印象深刻。
19 AARRR漏斗模型用户全生命周期包括从获取用户到用户推荐的5个阶段。
20 上瘾(HOOK)模型越投入,越上瘾。
共情力21 五大圈层模型深入了解一个人,可以从感知层、角色框架层、资源结构、能力圈、存在感5个圈层入手。
22 高效倾听模型相当一个好的倾听者?利用好开放姿态和互动!
23 情绪ABC模型你的信念决定了对一件事情的情绪反应。
24 乔哈里视窗任何人的沟通中,其实充满了“盲区”。
25 冰山模型你自以为了解的人,可能只向你展示了冰山一角。
故事力26 故事五要素一个好的故事,需要有冲突、行动、结局、情感、展示5个要素。
27 SCQA模型一个结构化表达公式:情景→冲突→疑问→回答
28 STAR模型一个简单的故事方法:情景→任务→行动→结果
29 STORY模型如何评价一个故事的好坏:是否结构清晰、在约束时间内完成、有观点有启发、情节真实、有情怀能引起共鸣?
30 “英雄之旅”模型好莱坞大片的套路不过如此~
领导力31 领导力梯队从普通打工人到CEO,要经过6个领导力发展阶段。
32 情景领导力模型重视关系还是重视任务?一图看懂你的领导风格!
33 GROW教练模型帮助员工成长的良性循环~
34 管理4C模型提升团体执行力,要注意任务要清晰、承诺要真心、工作要到位、控制要全面。
35 TOPIC模型
整合力36 杠杆思维巧妙利用杠杆,用少量资源撬动大量资源。
37 POA行动方法越有效,伙伴越多,目标越聚焦,行动力越强!
38 系统思维全面思考,系统研究!
39 整合思维模型面对两种对立观点时,尝试各取所长,也许能找到一个完美的方案哦~
40 多元思维模型通过多学科视角、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做出全面、正确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