鱇浪白鱼
鱇浪白鱼 拉丁名:Anabariliusgrahami (Regan),俗称:抗浪鱼,中国特有鱼类,云南四大名鱼之一(照片来源于网络)。分布在全国第二大深水湖——云南抚仙湖流域,也是“云南四大名鱼”之一。它擅长在狂水恶浪中畅游,水深60多米处也还能找到它的踪迹。80年代以前是抚仙湖的主要经济鱼类之一,占全湖渔产量的60%以上。
抗浪鱼比较喜欢生活在水温较温暖的水里面,而它在当地之所以有抗浪鱼这样一个特别的名字,主要就是因为这种鱼对于逆流而上非常在行。当地渔民就在岸边造了一些水渠,用来引导温暖的山泉水,然后在出口处搭建水车,水车下面是镂空的,接着用水车不断的将山泉水舀到湖水里面,做成一个循环。而这时候的抗浪鱼就会因为喜欢温暖的水域,而穿过水车来到了事先建好的水渠里面。形成了抚仙湖周边传统的车水捕鱼文化。
抗浪白鱼并不在抚仙湖里产卵,而是溯河回游到抚仙湖支流水清有石砾的河边产卵,曾经,人们利用亲鱼产卵的习性(来三去七),来大量捕捉亲鱼,使整个种群数量急剧下降,更疯狂的是,连幸运逃过一劫的亲鱼产下的鱼卵,也被人们搜刮回去喂牲口!80年代中期,由于星云湖引进银鱼,银鱼从与抚仙湖相通的隔河大量涌入,银鱼的食性和鱇浪鱼相似,抢占据了鱇浪鱼的生态位。同时,当地渔民大量使用丝网捕鱼,酷渔滥捕、捕捞过量,引起鱇浪鱼产量锐减,使其接近濒危的边缘,全湖渔产量不足数百公斤。
为挽救鱇浪白鱼,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专家展开研究,突破了该物种的人工繁殖,使其种质资源得以保存,并进行鱇浪白鱼全基因组测序和微卫星位点的开发,为其后续科学研究、物种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基因资源,让濒危土著名鱼得以“复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