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挑灯夜战马超处---葭萌关

据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记载,费祎死后,葬于葭萌。现昭化古城西门外,有陵园及费公祠,陵园墓冢高约三米,墓碑题镌“蜀汉大将军禄尚书事成乡敬侯费祎之墓”,清光绪三十三年(1904年)立,旁有一碑,为女子所写,字体娟秀,别具风格。碑旁有下马石,上刻“文武官员至此下马”。

鲍三娘墓

昭化北五公里的曲回乡鸭浮村,有关索之妻鲍三娘墓。土冢南北长二十一米,东西宽十九米,高四米多,顶上有柏树数十株。1914年时此墓曾被盗掘,后来文物工作者对之做了考察。墓室是山窄条形汉画像砖砌成,长五米多,宽约两米,出土有金银器皿。今已将墓封闭修复。墓碑是1913年立,中间大书“汉将军关索妻鲍夫人之墓”,两侧有小字介绍鲍三娘生平,说她世居夔州鲍家庄,与关羽第三子成亲后,随夫为蜀汉讨贼,屯兵葭萌,死后葬此。有一本书叫《花关索传》,成书于元代,讲述关羽之子关索一生的曲折经历,但内容毫无历史依据,只说他在关羽被害之后,逃难到鲍家养病,今身体已痊愈,来到西蜀,闻丞相南征,径至军中投奔。诸葛亮感叹不已,命他为前部先锋。据史书记载,关羽只有关平与关兴两个儿子。既然历史上无关索,当然也无其妻鲍三娘。鲍三娘墓真正的墓主是谁,尚不得而知。

轶事趣闻挑灯夜战

使葭萌关名闻遐迩的是,张飞挑灯夜战马超。传说刘备围攻成都,刘璋求救于汉中张鲁,许割二十州之地。马超自告奋勇率军攻葭萌关,守关霍峻、孟达不敌,刘备自率张飞驰救。二人对敌,一番恶战;张飞与马超大战二百余个回合,不分胜负。天色已晚,点起火把,换马再战。刘备见马超英勇,心中甚爱,叫二将休战,派李恢说降马超。马超虽有犹豫,但衷心赞佩刘备,遂成归顺之事。

今日葭萌关,许多景物都和张飞大战马超相联系的。关前的石阶小道,多数石阶已很光滑,人说是张飞大战马超的战场。

何易于拉纤

据载,唐懿宗咸通元年(公元860年)在这里任县令的何易于,就有勤政清廉的好名声。《昭化县志》中,载有一则何易于拉纤的事,读来十分感人。

“刺史崔朴,当乘春与宾属龙舟出益昌(昭化),劳索民挽纤,易于身引舟,朴惊问状,易于曰:芳春百姓耕且蚕,惟令不事,可其劳,朴愧,与宾疾驰去。”

以县令之身为长官拉船,不去劳动百姓,影响耕蚕,令人拍案呼好!清人王士正有诗唱到:“望古怀清芬,所思何易于。”清朝昭化县令杨澜有感于这件事,有诗赞道:“吾羡唐时令,忧民愿不违。”接着又说:“贤哉崔刺史,感愧乃知非。”下属有惠民之举,还得贤上司的理解和支持啊!

孟含采赋诗

孟含采,赵州人,清雍正六年任昭化县令。《昭化县志》载孟莅昭七载,民有诗颂其“捐修文庙、训课诸生、劝民开垦、教民蚕桑、捐修塘坊、丈量合法、革除陋规、差不扰民、平治道路、赋无苛繁、刑不滥用、案无冤民”十二善政。其中有《劝民开垦》诗云:“西蜀由来称土满,一犁春雨遍南东。只今春穗青如黛,绘人难与全谱中。”春穗如黛,画家妙笔难绘一二,足见嘉禾可喜。有《教民蚕桑》诗云:“女红不减农夫利,三月蚕姑正及时。一骑清风过陌上,据鞍遥听采桑词。”马过陌上,据鞍遥听的,是采桑姑娘的歌声,蚕风之盛,令人鼓掌。《案无冤民》诗写道:“何求不得怜三木,奸宄诗章却有词。讼庭高处悬秦镜,明察三官慈惠师。”三木之下,何求不得?打烂屁股得到的,自多奸宄之词。秦镜之下,明察三官,有此惠师,当然是葭萌关之福。这些诗句轶事,都反映了清朝时葭萌关的背景轶事。成为葭萌关当地文化遗产之一。

附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